古人也“国庆”——今之盛世,千年所愿
从唐朝的“千秋节”到宋朝的“天宁节”,从明清的“万寿节”到如今的十一国庆节,中国人庆祝“国庆”的方式,已悄然走过了千年历程。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,追忆这段写满故事的历史。
从唐朝的“千秋节”到宋朝的“天宁节”,从明清的“万寿节”到如今的十一国庆节,中国人庆祝“国庆”的方式,已悄然走过了千年历程。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,追忆这段写满故事的历史。
当你抱着手机刷着“国庆去哪玩”的攻略,啃着外卖里的卤味,纠结是去看天安门阅兵还是去海边赶海时,一千年前的北宋东京城,正在为一场“国庆”忙得热火朝天。东京的街头早就搭好了彩棚,红布上绣着“万岁”两个大字,卖糖稀的担子熬得滋滋响,桂花糕的香味飘出二里地,小孩举着纸
唐玄宗时期的“国庆”叫作千秋节,千秋节当天整个大唐休假三天,贵族官员与民同乐,皇宫之中会大摆宴席,宴请群臣,莺歌燕舞,民间的女子们也会走上街头,并且在自己的脸上绘上各种各样的图案,粉黛浓妆,好不热闹。
从周朝一口刻满铭文的青铜鼎,到清朝全国狂欢的万寿节,中国人早把“家国欢庆”的仪式玩了三千年。
· “国庆”词源与早期形式:“国庆”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文学家陆机的《五等诸侯论》中,文中“国庆独飨其利,主忧莫与其害”的“国庆”原指帝王登基、诞辰等国家喜庆之事。在帝制时代,这被视为国家最重要的庆典。古时这些庆典日,皇帝通常会大赦天下,赏赐百官,并举办盛大宴会